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,去年才到镇上工作时,就听人说起过这个地方,但当我亲身感受后,它带给我的触动却是那样的热烈。
南丈沟烈士纪念亭位于竹林关镇南丈沟村东南部6公里处,占地面积228平方米,有8位无名烈士的长眠此处,在他们身后的大山深处,还埋葬有百余名革命烈士的骸骨,赓续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。
漫步陵园之中,刚好碰见一位扫墓的大伯,我便走上前去了解它的故事“这个烈士陵园里埋葬着8名烈士,1946年7月的时候,李先念、郑位三这些烈士率领解放军突围部队斩关夺隘,进入了丹凤县南丈沟村,被先到南丈沟的国民党整编第三师及保安团包围。我们的指战员被困在天花崖,当时国民党人数是我们的人数的10倍多,我们军队仍然浴血奋战,激战数日。在战斗中,连指导员周子华等1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,这场战争是以在遭遇埋伏、敌方装备特别好的情况下,我们取得了险胜,消灭敌人300多人。我们不仅保证了团内基本力量,给敌人带来重创,还给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创建起到了一定作用。这场红色战事,我们南丈沟的每个人都会永远记得。”大伯说着说着眼眶竟红了起来,听完大伯的讲述,我也陷入了沉思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革命先烈为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场景,站在前人的“功劳簿”上,我辈岂能不珍惜当下,奋勇争先。
走出这片陵园,再次回头望着这片埋葬着无数先烈的沃土,我仿佛看到无数烈士站在山顶、站在悬崖边,他们的表情悲壮,视死如归。我仿佛看到了党在艰难岁月中走过的昨天,看到我们的爱国人士抛头颅、洒热血,舍小家为大家才换来的这盛世如您所愿。李先烈等英雄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、更是一种精神、一种传承。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,让我工作生活中守住初心、把牢前进的方向,让我时刻警惕,我们能够告慰先烈的,是铆足干劲、踏踏实实走好当下的路。我们能够回应时代的,是有无数的继承者将继续负重前行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,生逢盛世,重任在肩,大有可为的时代呼唤着我们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,才能不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。(吕俊贤)
推荐阅读: